全國人大代表李慧瓊:建議容許內地個人養老金投資于香港強積金基金?建立兩地“養老基金通”
分類: 最新資訊
禮儀詞典
編輯 : 禮儀知識
發布 : 03-07
閱讀 :51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2024年,要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畢馬威中國顧問李慧瓊帶來了《關于容許內地個人養老金投資于香港強積金基金的建議》。全國人大代表、畢馬威中國顧問李慧瓊李慧瓊表示,一般而言,國際主要的養老基金通常會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紅利來提升養老金的投資收益,并為未來養老金的支出儲備更多資金。根據OECD的統計,美國擁有最大的養老基金市場,資產價值 35.3 萬億美元,占經合組織地區的養老金總資產的 65.6%。這些國家的養老基金通常具有資產配置呈現多元化、對本地以外和多市場的配置比例持續上升以及將收益率作為投資考慮重要因素等特點。縱觀世界養老基金市場,具有代表性的養老基金主要有挪威主權養老基金、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加拿大養老金計劃以及香港強積金計劃。李慧瓊介紹,香港于2000 年起實施強積金制度(第二支柱),是由私營機構管理及具備足額資金的強制性供款制度,至今已累積超過1萬億港元資產。該制度的一大優勢是為計劃參與人提供多元投資選擇,共計有超過400 只核準成分基金。這些基金的投資范圍包括股票、混合資產、貨幣市場、保證基金及債券等,市場地域涵蓋香港、亞洲、北美洲及歐洲等。香港積金局就強積金的投資制定了規則和指引,以保障計劃成員的利益,并指導受托人及投資經理如何管理轄下的強積金計劃和職業退休計劃的資產。李慧瓊建議未來中央政府及金融監管部門容許內地個人養老金投資于香港強積金基金,建立兩地“養老基金通”。香港強積金基金具備營運經驗豐富、選擇多元、監管嚴謹等優勢,可為內地個人養老金參與人提供額外的投資選擇,特別是投資于國際資產的各類基金,有利于多元分散投資,更好地建立個人養老金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