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禮儀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禮儀知識學習網站!
近期,有房產商說我國的未婚女青年(高收入女青年)是推動房價上漲的主要動力,這到底是房產商在炒作呢,還是真有其道理?在《財經》年會的論壇上,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和北京市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志強對此發(fā)表了觀點。幾天前,萬通集團主席馮侖在一次論壇上說,現在房假上漲跟需求有很大的關系,需求至少少算了50%,如果政府說有100個人要買房,實際要買房的至少有150個。之所以有這么大的住房需求,跟“未婚女青年推動房價上漲”分不開。隨便問周圍的未婚女青年,很多人結婚的要求就是首先要有房,至少要交得起首付,這是普遍現象。他認為,如果政府強制規(guī)定35歲才能買房,將降低對住房的需求,從而降低房價。對此,陳淮認為,“未婚女青年推高房價”可能只是笑談,但其背后有深層含義。從美國、歐洲各國和日本的情況來看,在25歲到35歲年齡段人群的個人財產中,不動產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因為這個階段的人群幾乎沒有能力買包括房產在內的不動產。即使有人買了房,也主要靠的是銀行貸款。其房屋的產權實際主要是銀行的債權。而35歲到45歲才是不動產擴大的年齡段。陳淮說,20年前結婚要的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車和縫紉機;十多年前三大件變成了冰箱、彩電和洗衣機。今天光有彩電、洗衣機早就不行了,好多未婚女青年把有車有房列為結婚的前提條件。但也正因為20多年來人們消費水平的升級換代,才有了今天房地產業(yè)的繁榮。任志強則對馮侖的看法進一步給出了解釋。任志強說,有調查表明,在購買者中,20到29歲的占33%,30到35歲的占37%,這兩者加起來占了購買者的70%。35歲以下人群本身并沒有多大的購買力,這些買房者往往是雙方老人一起幫著付首付,夫妻兩人還房貸。任志強還對政府調控房地產市場的一些政策表示質疑。他引用莫里哀的話說,“大部分人是死于治療而非疫病本身”,目前對房地產市場屬過度醫(yī)療。藥方換來換去,但越換越不行。要想對癥下藥,首先要了解住房市場的真實情況。應該調查摸底,了解到底誰沒房,什么人住什么樣的房,而不是一上來就開方抓藥。任志強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病因在于土地供應不足,如果不從土地政策上入手,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房價的問題。 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改革取決于地方財政的改革。地方政府的財政問題不解決,房價將永遠偏高,因為土地收入是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而地方政府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需要大量投入資金,這使地方政府有抬高地價的動力與欲望。
下一篇:女士風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女士穿衣不當的三個案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